2015年兩會,“大數據”成為炙手可熱的一大關鍵詞,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大數據建設行動計劃,眾多委員代表也從政府公共外交、金融、社會服務、醫療等各個方面提出相關建言,體現了社會普遍的發展期待和需求。
“大數據”成為國家最高盛會關鍵詞之一,預示著其在國內的發展到達了一個歷史性的拐點。
2015年“兩會”成大數據發展里程碑
國家大數據方興未艾
現今,全球數據量以每年約50%的速度增長,全球90%以上的數據是近2年內產生出來的。大數據正在事實上改變我們的思維和生產方式,未來人類社會的精神和物質世界都將構建在數據之上。
事實上,國家層面的大數據開發已經不是新鮮的事情。2009年開始,世界銀行就啟動開放數據計劃,聯合國發展計劃署,聯合國商業發展署及非盈利組織DataKind推動社會組織之間在數據與發展之間的合作;2013年初,英國商業、創新和技能部宣布注資6億英鎊發展八大類高新技術,大數據占1.89億英鎊;2013年美國西雅圖市與微軟、埃森哲試點了一個大數據節能項目。
近年來,我國基于政府公開數據的應用也在蓬勃發展,有多個省市從智慧城市建設、大數據產業規劃等不同層面,將政府數據公開列入到了整體發展規劃中。目前,我國的大數據應用在社會管理、服務、利民方面較為集中,而在可預見的未來將在公共交通管理、節能減排、災害防控、食品安全等方面有更大規模應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