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99年就已經有了“物聯網”這個概念,但是直到十年之后的2009年,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才推動很多國家把物聯網研究和發展提升到戰略層面。但是比較遺憾的是,直到現在的2015年,我國的物聯網的發展依然主要靠政府項目來拉動,所以現在的發展似乎前景越來越不明朗。
政府似乎意識到這是個問題,在一些互聯網公司的倡導和推動下,提出了“互聯網+”的概念。雖然“互聯網+”和“物聯網”都是以網為主,但是發展的側重有了本質區別。“互聯網+”是以互聯網為主,外圍智能模塊和傳感器為輔,構建互聯生態。而“物聯網”卻是以互聯網為基礎,重點在傳感器數據采集,設備控制,遠程監控為主。(北京網管外包)
但是現在很多互聯網公司,做的是“互聯網+“的事,卻以”物聯網“的名義來宣傳。所以現在的人越來越搞不清”物聯網“的真實定位了。
從技術角度來看,所謂“物聯網“就是傳統工控網的一個外延。傳統的工業現場,考慮到生產安全,都是內部網絡。另外實施和維護的代價相對較高。而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越來越完善的今天,在各個領域都有了遠程測控的要求。比如目前比較典型的農業大棚監控、森林防火監控、魚塘監測和養殖管理等等。
“互聯網+”和“物聯網”由于發展的側重點不同,在做架構設計上肯定有所不同。“互聯網+“的項目,其實更看重的是用戶數,通信數據流量,這是衡量一個”互聯網+“項目成功的標志,當然這是也是那些做云平臺為主的互聯網公司最看重的,用戶數和通信數據流量正是他們的利益點所在。(計算機網絡維護外包)
而以中小項目為主的“物聯網”項目,其實更看重的,一是系統穩定可靠,能保證系統長期穩定的運行,因為有些監控點往往部署在人跡罕至的地方,系統的可靠性成為關鍵。二就是系統便于開發和維護,因為基于不同行業,不同工藝需求的,很難開發出像民用領域的通用產品,需要根據現場實際調整相關的業務邏輯和監控畫面,所以是否易于開發很關鍵。當然維護更為重要,因為偏工業級的“物聯網”項目一般設計至少是三年或更長的生命周期,所以項目維護難以避免,甚至系統還會根據現場工藝的變更進行變化,易于維護是“物聯網“項目一個不可或缺的要素。(IT外包)
總之,從技術角度來講,做“互聯網+”和“物聯網”項目的架構設計是有很大的不同。
艾銻無限是中國領先IT外包服務商,專業為企業提供IT運維外包、電腦維護、網絡維護、網絡布線、辦公設備維護、服務器維護、數據備份恢復、門禁監控、網站建設等多項IT服務外包,服務熱線:400-650-7820 聯系電話:010-62684652 咨詢QQ1548853602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北京科技會展2號樓16D,用心服務每一天,為企業的發展提升更高的效率,創造更大的價值。
更多的IT外包信息盡在艾銻無限http://www.richjn.c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