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艾銻無限告訴您:Unicode 和 UTF-8 的區別
2020-02-13 16:43 作者:admin 瀏覽量:
迎戰疫情,艾銻無限用愛與您同行
為中國中小企業提供免費IT外包服務
這次的肺炎疫情對中國的中小企業將會是沉重的打擊,據釘釘和微信兩個辦公平臺數據統計現有2億左右的人在家遠程辦公,那么對于中小企業的員工來說不懂IT技術將會讓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和困難。
電腦不亮了怎么辦?系統藍屏如何處理?辦公室的電腦在家如何連接?網絡應該如何設置?VPN如何搭建?數據如何對接?服務器如何登錄?數據安全如何保證?數據如何存儲?視頻會議如何搭建?業務系統如何開啟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都會困擾著并非技術出身的您。
好消息是當您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就不用再為上述的問題而苦惱,您只需撥打艾銻無限的全國免費熱線電話:400 650 7820,就會有我們的遠程工程師為您解決遇到的問題,他們可以遠程幫您處理遇到的一些IT技術難題。
如遇到免費熱線占線,您還可以撥打我們的24小時值班經理電話:15601064618或技術經理的電話:13041036957,我們會在第一時間接聽您的來電,為您提供適合的解決方案,讓您無論在家還是在企業都能無憂辦公。
那艾銻無限具體能為您的企業提供哪些服務呢?
艾銻無限始創于2005年,歷經15年服務了5000多家中小企業并保障了幾十萬臺設備的正常運轉,積累了豐富的企業IT緊急問題和特殊故障的解決經驗,制定了相對應的解決方案。我們為您的企業提供的IT服務分為三大版塊:
第一版塊是保障性IT外包服務:如電腦設備運維,辦公設備運維,網絡設備運維,服務器運維等綜合性企業IT設備運維服務。
第二版塊是功能性互聯網外包服務:如網站開發外包,小程序開發外包,APP開發外包,電商平臺開發外包,業務系統的開發外包和后期的運維外包服務。
第三版塊是增值性云服務外包:如企業郵箱上云,企業網站上云,企業存儲上云,企業APP小程序上云,企業業務系統上云,阿里云產品等后續的云運維外包服務。
您要了解更多服務也可以登錄艾銻無限的官網:
www.bjitwx.com查看詳細說明,
在疫情期間,您企業遇到的任何困境只要找到艾銻無限,能免費為您提供服務的我們絕不收一分錢,我們全體艾銻人承諾此活動直到中國疫情結束,我們將這次活動稱為——春雷行動。
以下還有我們為您提供的一些技術資訊,以便可以幫助您更好的了解相關的IT知識,幫您渡過疫情中辦公遇到的困難和挑戰,艾銻無限愿和中國中小企業一起共進退,因為我們相信萬物同體,能量合一,只要我們一起齊心協力,一定會成功。再一次祝福您和您的企業,戰勝疫情,您和您的企業一定行。
北京艾銻無限告訴您:Unicode 和 UTF-8 的區別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群人,他們決定用8個可以開合的晶體管來組合成不同的狀態,以表示世界上的萬物。他們看到8個開關狀態是好的,于是他們把這稱為”
字節“。再后來,他們又做了一些可以處理這些字節的機器,機器開動了,可以用字節來組合出很多狀態,狀態開始變來變去。他們看到這樣是好的,于是它們就這機器稱為”
計算機“。
開始計算機只在美國用。八位的字節一共可以組合出256(2的8次方)種不同的狀態。
他們把其中的編號從0開始的32種狀態分別規定了特殊的用途,一但終端、打印機遇上約定好的這些字節被傳過來時,就要做一些約定的動作:
遇上0×10, 終端就換行;
遇上0×07, 終端就向人們嘟嘟叫;
遇上0x1b, 打印機就打印反白的字,或者終端就用彩色顯示字母。
他們看到這樣很好,于是就把這些0×20以下的字節狀態稱為”控制碼”。他們又把所有的空
格、標點符號、數字、大小寫字母分別用連續的字節狀態表示,一直編到了第127號,這樣計算機就可以用不同字節來存儲英語的文字了。大家看到這樣,都感覺
很好,于是大家都把這個方案叫做
ANSI 的”Ascii”編碼(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國信息互換標準代碼)。當時世界上所有的計算機都用同樣的
ASCII方案來保存英文文字。
后來,就像建造巴比倫塔一樣,世界各地都開始使用計算機,但是很多國家用的不是英文,他們的字母里有許多是ASCII里沒有的,為了可以在計算機保存他們的文字,他們決定采用
127號之后的空位來表示這些新的字母、符號,還加入了很多畫表格時需要用下到的橫線、豎線、交叉等形狀,一直把序號編到了最后一個狀態255。從128 到255這一頁的字符集被稱”
擴展字符集“。從此之后,貪婪的人類再沒有新的狀態可以用了,美帝國主義可能沒有想到還有第三世界國家的人們也希望可以用到計算機吧!等中國人們得到計算機時,已經沒有可以利用的字節狀態來表示漢字,況且有6000多個常用漢字需要保存呢。但是這難不倒智慧的中國人民,我們不客氣地把那些127號之后的奇異符號們直接取消掉, 規定:一個小于127的字符的意義與原來相同,但兩個大于127的字符連在一起時,就表示一個漢字,前面的一個字節(他稱之為高字節)從0xA1用到0xF7,后面一個字節(低字節)從0xA1到0xFE,這樣我們就可以組合出大約7000多個簡體漢字了。在這些編碼里,我們還把數學符號、羅馬希臘的字母、日文的假名們都編進去了,連在 ASCII 里本來就有的數字、標點、字母都統統重新編了兩個字節長的編碼,這就是常說的”全角”字符,而原來在127號以下的那些就叫”半角”字符了。中國人民看到這樣很不錯,于是就把這種漢字方案叫做 “
GB2312“。GB2312 是對 ASCII 的中文擴展。
但是中國的漢字太多了,我們很快就就發現有許多人的人名沒有辦法在這里打出來,特別是某些很會麻煩別人的國家領導人。于是我們不得不繼續把GB2312 沒有用到的碼位找出來老實不客氣地用上。后來還是不夠用,于是干脆不再要求低字節一定是127號之后的內碼,只要第一個字節是大于127就固定表示這是一個漢字的開始,不管后面跟的是不是擴展字
符集里的內容。結果擴展之后的編碼方案被稱為
GBK 標準,GBK包括了GB2312 的所有內容,同時又增加了近20000個新的漢字(包括繁體字)和符號。 后來少數民族也要用電腦了,于是我們再擴展,又加了幾千個新的少數民族的字,GBK擴成了
GB18030。從此之后,中華民族的文化就可以在計算機時代中傳承了。 中國的程序員們看到這一系列漢字編碼的標準是好的,于是通稱他們叫做 “
DBCS“(Double Byte Charecter Set 雙字節字符集)。在DBCS系列標準里,最大的特點是兩字節長的漢字字符和一字節長的英文字符并存于同一套編碼方案里,因此他們寫的程序為了支持中文處理,必須要注意字串里的每一個字節的值,如果這個值是大于127的,那么就認為一個雙字節字符集里的字符出現了。那時候凡是受過加持,會編程的計算機僧侶們都要每天念下面這個咒語數百遍: “一個漢字算兩個英文字符!一個漢字算兩個英文字符……”
因為當時各個國家都像中國這樣搞出一套自己的編碼標準,結果互相之間誰也不懂誰的編碼,誰也不支持別人的編碼,連大陸和臺灣這樣只相隔了150海里,使用著同一種語言的兄弟地區,也分別采用了不同的 DBCS 編碼方案——當時的中國人想讓電腦顯示漢字,就必須裝上一個”漢字系統”,專門用來處理漢字的顯示、輸入的問題,像是那個臺灣的愚昧封建人士寫的算命程序就必須加裝另一套支持 BIG5 編碼的什么”倚天漢字系統”才可以用,裝錯了字符系統,顯示就會亂了套!這怎么辦?而且世界民族之林中還有那些一時用不上電腦的窮苦人民,他們的文字又怎么辦? 真是計算機的巴比倫塔命題??!
正在這時,大天使加百列及時出現了——一個叫
ISO(國際標誰化組織)的國際組織決定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他們采用的方法很簡單:廢了所有的地區性編碼方案,重新搞一個包括了地球上所有文化、所有字母和符號 的編碼!他們打算叫它”Universal Multiple-Octet Coded Character Set”,簡稱
UCS, 俗稱 “
unicode“。
unicode開始制訂時,計算機的存儲器容量極大地發展了,空間再也不成為問題了。于是 ISO
就直接規定必須用兩個字節,也就是16位來統一表示所有的字符,對于ASCII里的那些“半角”字符,unicode包持其原編碼不變,只是將其長度由原來的8位擴展為16位,而其他文化和語言的字符則全部重新統一編碼。由于”半角”英文符號只需要用到低8位,所以其高8位永遠是0,因此這種大氣的方案在保存英文文本時會多浪費一倍的空間。這時候,從舊社會里走過來的程序員開始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他們的
strlen 函數靠不住了,一個漢字不再是相當于兩個字符了,而是一個!是的,從unicode開始,無論是半角的英文字母,還是全角的漢字,它們都是統一的”
一個字符“!同時,也都是統一的”
兩個字節“,請注意”字符”和”字節”兩個術語的不同,“
字節”是一個8位的物理存貯單元,而“
字符”則是一個文化相關的符號。在unicode中,一個字符就是兩個字節。一個漢字算兩個英文字符的時代已經快過去了。
unicode同樣也不完美,這里就有兩個的問題,一個是,如何才能區別unicode和ascii?計算機怎么知道三個字節表示一個符號,而不是分別表示三個符號呢?第二個問題是,我們已經知道,英文字母只用一個字節表示就夠了,如果unicode統一規定,每個符號用三個或四個字節表示,那么每個英文字母前都必然有二到三個字節是0,這對于存儲空間來說是極大的浪費,文本文件的大小會因此大出二三倍,這是難以接受的。
unicode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推廣,直到互聯網的出現,為解決unicode如何在網絡上傳輸的問題,于是面向傳輸的眾多
UTF(UCS Transfer Format)標準出現了,顧名思義,
UTF-8就是每次8個位傳輸數據,而
UTF-16就是每次16個位。UTF-8就是在互聯網上使用最廣的一種unicode的實現方式,這是為傳輸而設計的編碼,并使編碼無國界,這樣就可以顯示全世界上所有文化的字符了。UTF-8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它是一種變長的編碼方式。它可以使用1~4個字節表示一個符號,根據不同的符號而變化字節長度,當字符在ASCII碼的范圍時,就用一個字節表示,保留了ASCII字符一個字節的編碼做為它的一部分,注意的是unicode一個中文字符占2個字節,而UTF-8一個中文字符占3個字節)。從unicode到utf-8并不是直接的對應,而是要過一些算法和規則來轉換。
Unicode符號范圍 | UTF-8編碼方式
(十六進制) | (二進制)
—————————————————————–
0000 0000-0000 007F | 0xxxxxxx
0000 0080-0000 07FF | 110xxxxx 10xxxxxx
0000 0800-0000 FFFF | 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0001 0000-0010 FFFF | 11110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最后簡單總結一下:
· 中國人民通過對 ASCII 編碼的中文擴充改造,產生了 GB2312 編碼,可以表示6000多個常用漢字。
· 漢字實在是太多了,包括繁體和各種字符,于是產生了 GBK 編碼,它包括了 GB2312 中的編碼,同時擴充了很多。
· 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幾乎都有自己獨立的語言系統,為了表示那些字符,繼續把 GBK 編碼擴充為 GB18030 編碼。
· 每個國家都像中國一樣,把自己的語言編碼,于是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編碼,如果你不安裝相應的編碼,就無法解釋相應編碼想表達的內容。
· 終于,有個叫 ISO 的組織看不下去了。他們一起創造了一種編碼 UNICODE ,這種編碼非常大,大到可以容納世界上任何一個文字和標志。所以只要電腦上有 UNICODE 這種編碼系統,無論是全球哪種文字,只需要保存文件的時候,保存成 UNICODE 編碼就可以被其他電腦正常解釋。
· UNICODE 在網絡傳輸中,出現了兩個標準 UTF-8 和 UTF-16,分別每次傳輸 8個位和 16個位。于是就會有人產生疑問,UTF-8 既然能保存那么多文字、符號,為什么國內還有這么多使用 GBK 等編碼的人?因為 UTF-8 等編碼體積比較大,占電腦空間比較多,如果面向的使用人群絕大部分都是中國人,用 GBK 等編碼也可以。
簡單來說:
· Unicode 是「字符集」
· UTF-8 是「編碼規則」
其中:
· 字符集:為每一個「字符」分配一個唯一的 ID(學名為碼位 / 碼點 / Code Point)
· 編碼規則:將「碼位」轉換為字節序列的規則(編碼/解碼 可以理解為 加密/解密 的過程)
廣義的 Unicode 是一個標準,定義了一個字符集以及一系列的編碼規則,即 Unicode 字符集和 UTF-8、UTF-16、UTF-32 等等編碼……
Unicode 字符集為每一個字符分配一個碼位,例如「知」的碼位是 30693,記作 U+77E5(30693 的十六進制為 0x77E5)。
UTF-8 顧名思義,是一套以 8 位為一個編碼單位的可變長編碼。會將一個碼位編碼為 1 到 4 個字節:
U+ 0000 ~ U+ 007F: 0XXXXXXX
U+ 0080 ~ U+ 07FF: 110XXXXX 10XXXXXX
U+ 0800 ~ U+ FFFF: 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U+10000 ~ U+1FFFF: 11110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根據上表中的編碼規則,之前的「知」字的碼位 U+77E5 屬于第三行的范圍:
7 7 E 5
0111 0111 1110 0101 二進制的 77E5
--------------------------
0111 011111 100101 二進制的 77E5
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模版(上表第三行)
11100111 10011111 10100101 代入模版
E 7 9 F A 5
這就是將 U+77E5 按照 UTF-8 編碼為字節序列 E79FA5 的過程。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