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銻知識 |該不該給人臉識別熱潮“降降溫”?
2020-03-10 14:48 作者:艾銻無限 瀏覽量:
中小微企業生存的五大法則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有近5000萬家中小微企業,這個數據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還在持續增長,但這些企業的存活率是非常低的,60%的初創企業活不過1年,30%的初創企業活不過3年,還有超過9%的企業只有5年左右的生
存期,剩下不到1%的企業活過5年以上,幸運的可以達到10年,甚至更長一些.
為什么中小微企業的存活率這么低呢?
透過成千上萬的失敗案例,我們總結了以下五大方面的原因:
第一,創業失敗創始人難辭其咎,我們在學校里是沒有一堂課是教如何創業,如何才能創業成功,即使現在有很多大學嘗試著在學校開辦一些創業的課程,也不系統,更不專業,因為創業是一件極其復雜的工作,是需要多項
技能的集合以及熟練的運用才有可能應對突如其來的變化,創業初期就像一艘孤獨的小船面對波濤洶涌的大海,但船長從來都沒有開過任何一艘船駛出過海港,風浪來的時候,只有慌張和恐懼,最后被海水吞沒.
第二,創業失敗是價值觀不統一,方向不一致,團隊不團結,風平浪靜,風和日麗,其實沒什么關系,大家都在享受陽光帶來的美好和快樂,只有遇到風浪,生死攸關或個人利益受到極大沖突時,人性的弱點才會突顯,當每個人
只盯著個人得失或眼光短淺時,如果這個時候創始人沒有力挽狂瀾,強大的信念和人格魅力來一統所有人的行動準則,在危機中遲疑,就等于在死神面前跳舞,當年阿里的“中國供應商”客戶涉嫌欺詐事件,如果不是馬云明
察秋毫,當即立斷,我相信也不會有今天阿里世界霸主的地位.
第三,創業失敗是固步自封,看不見高山,如果我們只能看見自己的山最高,沒有走出去,沒有學習的心態,沒有敬畏之心,很快時代就會把我們淘汰,當年的諾基亞,柯達就是最好的例子.無論企業多大,都要有一顆創業的心,
永遠相信還能做的更好,還可以再創新,還會想出其它的可能性.真正的對手不在外面,而在我們心中,心中無敵,才能無敵于天下.
第四,創業失敗是誤解了”客戶是上帝”,上帝并不是時時都知道自己要什么,我們不能只限于客戶表面的表達就決定了他們的需求,很多企業死就死在客戶的假需求中,看起來好像是客戶追求的產品,需要的服務,但實際
當產品生產出來,當服務送到客戶面前,并沒有真正吸引到客戶的注意,愿意為此而買單,核心本質就是我們曲解了”客戶是上帝”這句話,真正的上帝是不會當自己是至高無上的,也不會對品質無底限的追求,更不會對服
務沒有節制要求,其實客戶就是客戶,他們絕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有著普通人的欲望,有著普通人的不滿足,有著普通人想要花更少的錢卻要得到更多的意識,他們的只忠誠于更便宜更高的品質,這一切都是企業需要認
知到的本質,不然你的”上帝”是不會為你持續付費的.
第五,創業失敗是講多了人情講少了制度,公司小,三五個人可以不需要任何制度,甚至也不需要任何系統,因為那時彼此聯結非常深,情感的能量可以喚醒每個人的斗志和決心 ,但當企業發展到幾十個人甚至幾百個人
時,那種深深的聯結感很難在感受到,人性的弱點就會被環境所喚醒,就會被利益所綁架,就會被自私所控制,但也不是有了制度就有了保障,制度是人的工具,制度最終是服務于人,只有促進發展的制度,可能激勵人性向
善的制度才能長久, 反之亦然.
如果你想想創立一家公司?
如果你是一家剛剛開始創業的公司?
如果你現在在創業的過程中遇到了挑戰?
結合上面的五大常見創業失敗,我們總結出來了五個可以讓你有更大成功機率的法則,可以讓你活的更久一些,但不保證你一定成功,因為事事變化,因緣和合,萬法無常,只能隨機而變.
第一法則:準備自己
創始人需要自我審視,首先要準備好自我犧牲的精神,要做好大海有風暴的思想準備,其次利用一切可以實踐的機會去鍛煉自己的綜合能力,不僅僅相信前輩和書本的聲音,更需要相信實戰后帶來的思考和反思.即要有
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又要有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的決心.
第二法則:認識自我
創始人要極早的認識自我,想清楚為什么要創業比創業更重要,清晰明確的了解自己的價值是什么?什么是自己會堅持的,什么是自己抗拒的,混亂的價值觀就會吸引五花八門的人,企業內部的斗爭都是創始人自己思想
的斗爭,初創企業所呈現出來的一切現象都是創始人內在的顯化.當年阿里快速成長,內部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但極其智慧的馬云沒有去解決這些問題,反而把自己關在道觀中整整7天,最后終于想明白了三個問題:
我要什么,我有什么,我要放棄什么,當他想清晰這三個問題后,并向全公司傳遞出來,最后所有那些紛繁復雜的問題都不解自明.
第三法則:持續打開
創始人的天花板就是企業的天花板,企業無法突破,就是創始人沒有突破自己,突破其實不容易,因為固有的觀念就像萬里長城一樣,非一日之功,是多少個春夏秋冬,嚴寒酷暑的積累和沉淀,這些不是沒有價值,而是幫助
過我們創了價值,讓我們來到了今天這一步,但如果我們期望有一個更大的世界,就需要放下它們,放下我們曾經一直的堅持和執著,打開自己,讓自己接納一個全新的可能性,也許過不了多久,我們又會把這些新的東西奉
為圭臬但只要我們還想看到一個更大的可能性,就需要再次打開自己,重新建立認知,我們一生都是在打開和重建過程中,直到生命的終結,又一切回歸原點.
第四法則:回歸本質
創始人剛開始需要和團隊一起參與戰斗,甚至做具體細節工作,因為初創需要激情來點燃,而創始人是這個團隊最有激情的一個人,初創團隊需要有人帶動去點燃更大的燃料.當所有團隊和部門走向正軌時,創始人更大
的價值是深度的思考,有效的區分,精神的引領和正確的選擇.
企業越來越大,事情就會越來越多,如果沒有一個清醒的大腦保持深度的思考,就像讓企業很多人很忙,忙是一種現象,并不代表有價值,只有透過深度思考發現事物的本質,才知道忙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懂得有效的區分是一個領導者必須掌握的能力, 《尼布爾的祈禱文》說:”上帝,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只有具備分辨的智慧,才不
會讓自己誤入歧途.
創始人要有強大的精神力量,讓所有員工感受到這股力量,因為所有的成功都離不開一個偉大的精神領袖,就像蘋果的喬布斯,微軟的比爾蓋茨和阿里的馬云.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這句話告訴我們順勢而為的選擇可以讓我們在同樣的努力情況下獲得不同的結果,如何才能具備這樣明智選擇的能力呢,強大的深度思考能力和有效的區分能力就可以幫到我們看見正確的選擇.
第五法則:創造系統
創始人是人,是人就會有七情六欲,就會有生老病死,就會有悲歡離合,這些人性的因素會讓我們很不穩定,但企業能持久有效的運轉一定是在穩定的能量下運行,所以不能始終靠人來推動,企業想要活的久一定是有內生
的系統,只有建立一個自動運轉的系統才能保持穩定健康的成長.
以上的分享像從管子里看豹,只看見豹身上的一塊花斑,看不到全豹,以此拋磚引玉,希望有更多人可以把自己創業的經歷和經驗分享出來,從而讓我們更全面的看見一家企業怎樣做才能活得久,活的好,活的更有價
值.
艾銻知識 |該不該給人臉識別熱潮“降降溫”?
自去年11月起,北京地鐵開始試用人臉識別技術進行安檢,設立黑白名單,建立人臉數據庫,在高峰時期大流量通行時,人臉識別技術的安檢可以省時省力,提高安檢速度。此外,除了人臉識別進地鐵,還有人
臉識別進教室,比如南京高校試水人臉識別,在教室中利用這項技術對學生進行出勤統計、上課狀態的全程監控等,更甚者還能夠打擊“替課”的風氣,學生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人臉識別的“監控”。
人們會發現城市生活中這種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只會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普及。政府機構、銀行、安防、社區、酒店等領域都將會得到廣泛的應用,其諸多優勢對現代生活和工作產生了極大的便利。無可爭辯的
是,一項好的技術本身帶來的就是便捷,這樣才能夠為人接受和推廣。人臉識別技術不管是金融支付、地鐵安檢,還是追蹤罪犯、尋找失蹤人口等,都是幫助人們更快地、更高效地完成這些事情。這些完成的事
情本身又有積極的社會意義,所以中國各個城市應用推廣這項技術確實是一個時代的趨勢和潮流。
此外,人臉識別技術相對來說也是安全的,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來進行個人身份鑒定。人臉識別技術基于人的生物特性,有易測量、排他性、終身不變、自然性、不被察覺性等特點。“同質即災難”,個體的生
物特性通常而言是獨一無二的,因而每個人不同的面部特征在提供便捷的同時,也有一定的安全性。
然而,任何人的臉部都沒有做任何的加密措施,其 “不被察覺性”也決定了日常生活中人臉信息的數據采集是十分容易的。比如,警察可以在城里遍布人臉識別監控設備,當嫌疑人出現的時候,進行人臉信息采集
和核對,這就能很快地幫助破案了。但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并不是罪犯,當他們被采集了之后,對他們的生活便造成了潛在的影響。此外,人臉識別目前還存在很多特殊情況,比如用人像圖片去進行識別,
又或是雙胞胎識別的準確性等等都還存在問題。
因此,目前美國已有多座城市通過法律禁止使用人臉識別技術。比如舊金山,第一座禁止人臉識別的城市,在已頒布的《反監控條例》中明確禁止警察和其他政府機構使用人臉識別技術,隨后,薩默維爾、奧克
蘭等多座城市也紛紛效仿,禁止人臉識別技術的使用。
在人臉識別盛行的時代,中國和俄羅斯都在極力推廣和應用這項技術,但是美國卻反其道而行。從人臉識別本身的缺陷來說,首先,這項技術比較大的爭議在于隱私,人臉信息的獲取輕而易舉。很多情況下,大
眾的信息被采集、存儲甚至泄露,由此而帶來的一系列困擾、甚至人身安全問題等后果卻又是技術所無法承擔的,人們在感到便捷的同時會有擔憂。生物信息的保護似乎還沒跟上這種技術上的進步,不知不知覺
中,“臉就丟了”。比較大的問題不是這項技術已經引發了社會事故,而是潛在的安全風險是未知的,人們的隱私數據如何被利用、流向何方等這些也都是未知。未知即恐懼。因此,人臉識別引發隱私爭議,也是
必然。
近日,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在學生團體和隱私倡導者發起強烈反對之后,表明將不會繼續展開面部識別項目,并禁止在校園內使用該技術。“我們已經確定,潛在的好處是有限的,而我們的校園社區所擔心的卻
遠遠超過它。”很顯然,人們對人臉識別技術的潛在風險的關注遠遠超過這項技術應用之后帶來的便捷的關注,隱私問題如何解決是推廣這項技術的瓶頸。
歸根究底,這項技術無法給用戶安全感,他們會擔心自己是不是活在監控之中,一舉一動都被人關注。人們出于對“被監控”的反感,也就會抵制這項技術。人在社會上就像是透明人,被人臉識別這項技術“一覽無
余”?;蛟S有人會說,在抓捕罪犯或者壞人時,這項技術難道不能給人安全感嗎?筆者認為,不能。當警察利用這項技術時,更多的是便捷,而受害人更多的是恐懼,在罪犯落網時,受害人或許是釋然??墒瞧渌?br />
時間,人們又會開始擔心自己的隱私問題,泄露的數據信息會不會又被壞人利用進行犯罪。所以總的來說,人臉識別技術的便捷性超過安全感,對于人們的生活更有利的是減少時間,提高效率,而不是讓人們能
夠有踏實的信任感。在這項技術覆蓋的城市之中,人們或許是活在焦慮、擔憂甚至恐懼之下的,要說安全感嗎?并沒什么有。
再來就是人臉識別這項技術的不完善,還有缺陷。因為人們的表情、姿勢、裝飾、神態等都會影響面部的特征提取和識別,從而大大影響檢測的準確率。據紐約時報英文網站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人臉識別針對
不同種族,準確率的差異較大,比如針對黑人女性的錯誤率高達 21%-35%,而針對白人男性的錯誤率則低于 1%。其實這或許和最開始系統測試時使用的人臉有關。對于種族較多、膚色較多的國家而言,人臉識
別技術還有待改進和完善。
此外,美國禁止人臉識別技術還有兩點值得考慮的是,一方面在于更加注重國家安全的機密性,多座城市立法禁令針對的多個政府部門和執法機構,對于普通市民和商家是比較開放的,這說明美國相對于人們隱
私而言,更擔心黑客利用人臉識別技術竊取國家機密,威脅國家安全。另一方面在于人臉識別的誤差會帶來潛在的社會問題,比如針對黑人女性的錯誤率更高涉及到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等,而這對于社會的安定
就像是一顆定時炸彈。
Gen Market Insights的數據顯示,中國是人臉識別設備比較大的消費區域,預計2023年占全球比例將達到44.59%,在 2018-2023 年復合年增長率為 29.53%。
美國已經開始給人臉識別“潑冷水”了,一系列禁令在多個城市開展。而中國、俄羅斯等國家人臉識別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美國這種舉措是走在國家前列還是因其本身獨有的國家特色而決定的?筆者認為,有三點
原因。首先,美國本身的隱私意識相對較高,從其國家隱私權等法律的發展中可以體現。但是如今新媒體和新興技術的崛起和發展,在腐蝕著人們的隱私意識界限。其次,人臉識別技術在美國的應用難度更大,
因為美國的人種類別更為復雜,識別的準確率有待提升。而且正如前文所提及的,人臉識別潛在的社會問題尚未解決。對于中國和俄羅斯而言,這類問題相對來說,影響較小。最后,中國對人臉識別的技術自
信,也是如今推進這項技術廣泛使用的原因之一。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在soopat專利搜索引擎上以“人臉識別”為關鍵詞檢索得到20208項專利申請記錄。2010-2018年,中國專利申請數逐年增長,2018年增加至5618項,為近年來比較
高,2019年中國人臉識別相關專利申請數達3024項。根據LFW測試成績顯示,目前最優的系統在千萬分之一的誤報下達到識別準確率準確率已經超過99.8%,甚至超過了人類的識別程度,錯誤驗證率也控制在
0.2%以下。
2010-2019年中國人臉識別相關專利申請數量變化圖
2019年中國人臉識別相關專利申請類型分布
1993-2019年全球人臉識別行業面部識別錯誤率變動
但是,同樣的問題是在中國也有由人臉識別引發的隱私關注,比如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案,被媒體稱為“中國人臉識別第一案”。技術便捷和隱私風險的沖突,無論何時何地想必也不會少。
筆者認為人臉識別技術的普及和推廣要因地制宜,把握技術安全的原則在于適度,既不全面禁止,也不應該全面普及。若全面禁止,有如因噎廢食,完全地舍棄人臉識別帶給人們的福利;若全面普及,技術容易脫
離控制和監管,潛在風險難以把控。所以,這項技術是誰用、在哪用、怎么用、用后的數據保存怎么做好等問題十分重要,也很關鍵,應該分場景去探討人臉識別的安全風險,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其次,應盡
早立法保障這項技術的使用是在安全的基礎之上,同時也要給技術的發展留些空間。與此同時,相關信息應該公開透明,給民眾安全感,比如在采集數據時說明用途并保證安全存儲等。最后,相關單位的人臉數
據采集、存儲要有監管,這一系列的流程要有章可循。另外,人臉信息的安全保護是雙向的,人們自身也要提高安全意識,對于某些人臉識別的授權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