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銻知識—各種主流無線通訊技術之間的比較
2020-04-20 10:32 作者:艾銻無限 瀏覽量:
當前流行的無線通信技術有:RFID、GPRS、Bluetooth、Wi-Fi、IrDA 、UWB、Zig-Bee和NFC。
1. RFID
RFID是一種簡單的無線系統,只有兩個基本器件,該系統用于控制、檢測和跟蹤物體。系統由一個詢問器和很多應答器組成。
應答器:由天線,耦合元件及芯片組成,一般來說都是用標簽作為應答器,每個標簽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附著在物體上標識目標對象。
閱讀器:由天線,耦合元件,芯片組成,讀取(有時還可以寫入)標簽信息的設備,可設計為手持式rfid
應用軟件系統 :是應用層軟件,主要是把收集的數據進一步處理,并為人們所使用。
2. GPRS
如下圖為典型GPRS系統結構圖,通過監控中心與Internet相連,可以支持一些比較復雜的應用,另外支持的通信方式比較多,使用戶可以隨時隨地以多種通信方式來監控實際應用點。該方案還可以讓監控中心同時和多個GPRS模塊通信,從而監控多個工作現場。
3. Bluetooth
藍牙系統由無線單元、鏈路控制器、鏈路管理器和提供到主機端接口功能的,支持單元組成。
藍牙無線單元是一個微波跳頻擴頻通信系統,數據和話音信息分組在指定時隙,指定跳頻頻率發送和接收。跳頻序列由主設備設備地址決定,采用尋呼和查詢方式建立信道連接。鏈路控制(基帶控制)器包括基帶數字信號處理的硬件部分并完成基帶協議和其它底層鏈路規程。鏈路管理器(LM)軟件實現鏈路的建立、驗證、鏈路配置及其協議。鏈路管理器可以發現其它的鏈路管理器,并通過連接管理協議LMP建立通信聯系。鏈路管理器通過鏈路控制器提供的服務實現上述功能。
4. Wi-Fi
Wi-Fi方案的設計相對其他方案比較簡單,僅需要通過MCU控制WIFI模塊,通過CAN總線與主板通信,然后通過WIFI模塊傳輸訊息到Internet。通過連接服務器,然后服務器對數據進行處理。
5. IrDA
紅外通訊主要有3部分組成:
發射器部分:目前已有紅外無線數字通信系統的信息源包括語音、數據、圖像等。
信道部分:它們的作用是:整形、濾波、視場變換、頻段劃分等。
終端部分:紅外無線數字通信系統終端部分包括光接收部分、采樣、濾波、判決、量化、均衡和解碼等部分。
6. UWB
UWB(UltraWideband)是一種無載波通信技術,利用納秒至微微秒級的非正弦波窄脈沖傳輸數據。通過在較寬的頻譜上傳送極低功率的信號,UWB能在10米左右的范圍內實現數百Mbit/s至數Gbit/s的數據傳輸速率。
7. Zig-Bee
技術是一種近距離、低復雜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雙向
無線通訊技術。主要用于距離短、功耗低且傳輸速率不高的各種電子設備之間進行數據傳輸以及典型的有周期性數據、間歇性數據和低反應時間數據傳輸的應用。
8. NFC
與RFID一樣,NFC信息也是通過頻譜中無線頻率部分的電磁感應耦合方式傳遞,但兩者之間還是存在很大的區別。首先,NFC是一種提供輕松、安全、迅速的通信的無線連接技術,其傳輸范圍比RFID小。 其次,NFC與現有非接觸智能卡技術兼容,已經成為得到越來越多主要廠商支持的正式標準。再次,NFC還是一種近距離連接協議,提供各種設備間輕松、安全、迅速而自動的通信。與無線世界中的其他連接方式相比,NFC是一種近距離的私密通信方式。
無線通訊主流技術對比表
各種無線通信技術的適用頻段、調制方式、最大作用距離、數據率和應用領域。這些無線通信技術的作用距離與數據率的關系,數據率越高,作用距離就越短。可用
網絡技術擴展作用距離而仍然保持數據率。
更過IT知識請關注北京IT無限科技有限公司
www.bjiwx.com